Home 聽見動物 做甜點

做甜點

by Light Whisperer

做甜點的習慣,是從十年前住在澳洲偏僻小城時開始的。
澳洲物價高,離島的物價又比澳洲本島貴上許多。我從小嗜吃甜點,但是看到架上蛋糕的標價實在買不下手,TimTam之類的當地包裝零食我又看不上眼,有如乾脆吃冰糖那樣自暴自棄的死甜程度。
該市是觀光勝地,人煙稀少,又常發生亞洲人受到種族歧視的大小事件。一抵達那城,我就發現連白天走在大馬路上也會被白種男性叫囂,更嚴重的案子就發生在我去前一年,寫出來大概沒有黃皮膚的女生敢去了。總之,周間下午五點之後、整個周末,街上見不到什麼人,我也不敢上街。
前後在臺北住了十幾年的我,非常不習慣。鄉下的圖書館很小,好書要排很久,網路又超乎尋常的貴,根本不可能看影片,非得找些新的事情來做不可,不然我會活生生悶死在那。
   

  
那時恰好澳洲版的Master Chef剛開始兩三季,算是澳洲節目裡面數一數二好看的了。
我從小學學做菜,爸媽工作忙,常無法在家煮晚餐,媽媽教我的第一道菜是三杯雞,到現在我還記得她慣用的比例和順序。大學又回臺北住,越來越常自己煮,研究所之後因為書念太久很窮,更常自炊。
看到Master Chef的主菜或沙拉類,我只覺得有趣,但不覺得太厲害。反而是甜點讓我大開眼界,可以搞得滿桌狼藉不堪,配方裡微妙的差異就會毀掉一整個蛋糕。
我像是墜入兔子洞裡的愛麗絲,對於蛋白打發的各種硬度和奇妙成果感到稀奇也荒唐,何其陌生又浪漫的新天地突然在我眼前繁花盛開,以危險的誘人音調向我招手。

  

  

我開始摸索著做饅頭,做起司蛋糕,做餅乾,做麵包。我動作極慢,但很少失敗。
唯一徹底失敗的,是我的感情。那是一段情感暴力的關係,我做出來的甜點對方毫無興趣,就算是生日蛋糕之類的,也會因為口味不合,而棄如敝屣。
我逃離的那天清晨,忘了我說錯什麼話,對方直接把一整杯熱呼呼美祿摔到地上,當場抓狂。

  

回到臺灣,我花了很長的時間重整自我。其中一堂很重要的課,就是我與自己的甜點時光。
我討厭一成不變,更不喜歡被束縛。然而甜點需要精確,究竟有多少彈性的空間讓我瞎搞胡來,發揮創意,必須認真探究。
緩慢的做甜點,讓破碎又混亂的我,在無眠的夜裡安靜下來,思想上帝的作為,也與自己相處。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完全無法用任何文字描述。
不過,直到與張先生結婚前,做甜點這件事還不能算是上手。我只是會做,喜歡做,是一個附加的興趣,但是臺灣是個可惡又可愛的好地方,各種甜食價廉物美,超級容易買,忙一點就會忘了這個嗜好,也常常覺得外面做的比自己做的好吃,沒有絕對的必要性。

  

有人要推薦我好用的非一次性烘焙紙或烘焙布嗎?

  

真正的轉捩點,是在成為vegan之後。
大概整整一年,我完全拿烘焙沒有辦法。
煮飯不難,少了肉奶蛋也可以煮得營養均衡、色彩漂亮又好吃,關鍵在調味和食材的多樣性。況且一旦發現我和張先生的消化系統負擔變小,精神體力竟然都比過去好上許多,我就更樂意朝向植物性飲食的烹飪。
問題是,沒有牛奶還可以用椰奶、豆漿和各種植物奶取代,可是沒有蛋,到底要怎麼做蛋糕啊?
回想起來,並不是難度提高,而是不知所措的心情癱瘓了我對手作甜點的意願。某天我提起勇氣,一點一滴開始看影片和食譜,突然震驚的自問,我到底在遲疑什麼!只要找出美妙的比例,沒有蛋,反而讓我更容易作蛋糕!
是的,我再也不用打發蛋了。我可以把一不小心就噴得到處都是的電動打蛋器收起來,再也不用清洗那個難搞的東西啦!
原來,早已有許多優秀至極的烘焙大師,成為vegan後提供了無數的食譜,應有盡有。
如今我最常做的幾個食譜,比起所謂正常的蛋糕配方,食材極簡又可以按需求來點變化,做法步驟都很容易,也很符合我失敗率低的標準。更重要的是,成品毫不遜色。
對於老是在趕稿、沒時間出門又一樣愛吃的我來說,vegan甜點宛若奇蹟般的存在。

  

閉關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一樣不用出門,就有蛋糕可以吃。
算一算,這個習慣省下了非常多的錢,而且烤箱傳出的濃郁香氣,讓屋子裡的氣氛比溫暖更溫暖,讓張先生經常很快樂的說,耶!這個要趕快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