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聽見老聲音戰前臺灣 留聲機與新女性

留聲機與新女性

by Light Whisperer

留聲機年代的人們看待這個新玩意兒的眼光,絕對與後來已經對流行音樂習以為常的我們,非常不同。
今天的你,可以同時熟悉五月天和法蘭黛全套曲目,又喜歡英倫的Easy Life,也對韓國的少女時代著迷,就算在音樂細部分類時這些全被歸類在不同區塊,但你對「流行音樂」的了解,讓你知道,這個詞的範圍可以有多廣,可以容納多少不同的可能性。

然而,「流行音樂」剛出現時,不可能一下子就兼容並蓄各式各樣的音樂口味。

這正是為何在新芳春的系列課程中,我特別介紹了流行音樂在萌芽時期的曲風如何有「前現代」樂種的影響,也仔細聆聽音樂傳達的性別觀點與文化秩序。

  

  

那堂課裡,我們一起認識了藝旦幼良與她大紅大紫的唱片〈雪梅思君〉,認識了藝旦根根與她秀氣清朗的〈白牡丹〉,聽見了南管唱腔的痕跡,也從〈望春風〉、〈嘆恨薄情女〉、〈女性新風景〉中,探尋了作詞者與聽眾眼中的女性,以及女性歌手如何做出詮釋。

透過前人的有色眼鏡,我們重新聽見追求摩登生活的女性。但要記得的是,不能把歌詞當作「歷史證據」,因為這些人物角色是由男性眼光塑造,有特定的語境和文化背景。

就算日治時期已經出現了零星女性獨立自主、與男性平起平坐的呼聲,實際上能達到這樣美好境界的女性並不多,能被接受的女性創作者更是鳳毛麟角。

這也才能解釋,如果有一個女歌手會自己寫歌,數十年後會被當成賣點,但當時卻不會以此大肆廣傳,比如藝名「雪蘭」的創作型歌手,郭玉蘭。

過去對於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部分的認識,常見藝旦、舞女和女給的討論,文書事務或「交換手」(接線生)也是可能的工作選項,然而除此之外,唱哭調仔的歌仔戲演員、唱片歌手難道不也是重要的「新女性」展現嗎?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