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聽見老聲音戰前臺灣 紀念詹天馬一百二十歲冥誕

紀念詹天馬一百二十歲冥誕

by Light Whisperer

  如果說,臺灣流行音樂第一個盛世的來臨,是詹天馬這位天馬行空的優異電影、劇場與唱片人一手催生的,這樣的蓋棺論定並不誇張。
  更公允的說,要認識臺灣的流行音樂,必聽曲目定然包含〈桃花泣血記〉一曲。
這首歌的歌詞有立體的人物刻劃,有引人入勝的劇情,還有轟轟烈烈的進步言論:

「戀愛無分階級性,第一要緊是真情」
「禮教束縛非現代,最好自由的世界」
「文明社會新時代,戀愛自由即應該 
  階級拘束是有害,婚姻制度著大改」
「做人父母愛注意,舊式禮教著拋棄」

    

  

  今天(2021年3月30日)是詹天馬120歲冥誕。
  將近90年前,藉由為自己採購代理的無聲電影《桃花泣血記》寫作宣傳主題曲的名義,詹天馬置入了對於家庭與愛情的價值觀,比任何深奧的文學理論、高妙的表現手法,更能撼動臺灣的普羅大眾。
  歌詞中震耳欲聾的批判性,狡黠地包裝在七字仔四句聯形式,與「歌仔腔」濃烈的純純歌聲中,讓人產生勸善教化曲調的錯覺,勾引聽者的注意。

  

  

  自二零年代末開始,詹天馬從三井物產、長光肥皂的工作逐步離開,以電影辯士(無聲電影旁白)工作,迅速成為「影界的寵兒」「影界最受歡迎的臺灣辯士」(1935.9《臺灣藝術新報》)。
  少有人知的是,在寫出〈桃花泣血記〉之前,紅透半邊天的詹天馬已經一腳跨入唱片業。1929年和1931年,他親自獻聲,在管絃樂伴奏下,為古倫美亞公司在臺北和東京分別灌錄了《紅燈祭》等三部「用聽的電影獨腳戲」,除了旁白,並一人分飾多角。〈桃花泣血記〉後,他又在《雨夜花》等四部「新歌劇」中,飾演第一或第二男主角,與純純等流行歌手以聲音演出對手戲。
  不論是獨白或對話,我們從他錄的28面唱片中聽見,舌燦蓮花的詹天馬聲音辨識度高,帶有磁性的音色充滿情感,讓聽眾面對大銀幕或留聲機都一樣能隨著劇情高潮迭起,如今聽來毫不遜色,是位相當高明的聲音表演者。

  

1932.03.13《臺灣日日新報》上的演員表
琳姑:阮玲玉
金德恩:金焰
金太太:李時苑
陸起:王桂林
琳姑之母:周麗麗
瘦僕:韓蘭根
肥僕:劉繼群
周母:黃筠貞
壯士:邢少梅

  〈桃花泣血記〉證明,詹天馬寫歌的功力,和他巧妙掌握語言、運用聲音的功力,不相上下。
這首歌有著長篇大論和老氣橫秋的說教,然而,這不過是煙霧彈。詹天馬以傳統形式,包裝對上一輩食古不化的尖銳抨擊,對自由戀愛的嚮往與頌揚。
  同為扛壩子等級辯士的王雲峯,抓到了文字裡的「新」味,以明快爽朗的切分節奏,量身訂做富於行進感的旋律,迥異於1932年之前出現的臺灣流行歌曲。果然,電影上映前、也是唱片灌錄前,此曲已博得島上大眾喜愛。
  商業眼光精準的古倫美亞,找來新進編曲者奧山貞吉,操刀打造這首掛著票房保證的爆紅歌曲。唱片中,飛揚的鼓號樂行進曲讓勸世歌飄撇(phiau-phiat)了起來,也把俐落順暢的歌詞烘托得更順口。
原來,熟悉的七字仔可以這麼反骨,這麼摩登!

  

  謹以此短文,紀念詹天馬(本名詹逢時,生於 1901.3.30,卒於 1953.8.17)對臺灣流行音樂的貢獻。
  
    
參考資料:
洪生,〈稻江映畵界:劇場常設館巡り(一) 九月中旬竣工の第一劇場の陣容〉,《臺灣藝術新報》第1:2號,1935年9月1日,版48
洪芳怡,《曲盤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讀本》,遠流。

  

本文原載於臺北一九三二粉專。欲引用請務必註明作者與出處。
〈桃花泣血記〉原版歌曲可以在《曲盤開出一蕊花》所附CD中聽見。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