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聽見老聲音戰前臺灣 紀念奧山貞吉冥誕

紀念奧山貞吉冥誕

by Light Whisperer

(內有留聲機唱片音檔可聆聽)

  1912年,剛剛畢業於東洋音樂學校(今東京音樂大學)的奧山貞吉(1887-1956),錄取了一份在當時非常罕見的工作:在遠洋航線上擔任單簧管樂手,時間長達兩年。這樣的經歷,深深影響他在整整二十年後(1932年)在日本古倫美亞唱片開始的專屬編曲者生涯。直到太平洋戰爭最末期,他編寫由「情報局撰定」的「國民歌」〈一億総進撃の歌〉等歌曲之前,奧山的編曲數量榮登日本戰前唱片編曲的榜首,大大超越比他更早進入流行樂壇的知名編曲者如仁木他喜雄、井田一郎、江口夜詩。
  同樣是在〈桃花泣血記〉推出的1932年,奧山也開始為臺灣古倫美亞編曲,他同樣是作品最多的臺灣流行唱片編曲者。
  要掌握臺灣流行歌曲的聲響美學,奧山貞吉是個絕佳的起點。

  

1933年經典臺灣歌仔戲〈陳三捧盆水〉其四
清香 碧雲 水蓮 古倫美亞管絃樂
(聲音檔提供:音聲玩家/唱片收藏家林太崴)

  

  
  年輕的奧山貞吉搭上的這艘大型輪船「地洋丸」,總噸位高達13,426噸,隸屬於日本東洋汽船公司,行駛於太平洋上,停靠的大型港口包括橫濱、香港、上海、馬尼拉、西雅圖與舊金山等等。
  奧山所屬的波多野樂團是一個沙龍樂團,另外四位音樂家與他同樣來自東洋音樂學校,包括吹小號的波多野福太郎,拉小提琴的田中平三郎,擅長大提琴與班鳩琴的高桑慶照,與彈鋼琴的齊藤佐和。
  1912年8月4日,地洋丸首航。從那一天起,是波多野樂團的精美樂音,陪伴船上的乘客與船員展開迢遙漫長的海上旅程。這群同樣有著深厚古典音樂根柢的音樂家口袋裡的曲目,包括讓人精神抖擻的進行曲,曼妙優雅芭蕾舞曲與歌劇樂曲,還有對日本聽眾而言是相當陌生的三拍子樂曲,華爾滋。在移民、商務或休閒的海上航程中,聽覺上受到新世界樂音衝擊的,不只旅客與海員,還包括這五位音樂家在美國展開的探險。
  笨重的地洋丸停靠在舊金山時,就是這些日本樂師大開耳界之時,他們跳下船參加跳舞派對和音樂會,四處收集樂器和樂譜,在美國音樂家指導下盡力吸收跳舞音樂和散拍爵士(Ragtime),這種音樂的手法來自「跨步鋼琴」(Stride Piano),是以左右手演奏鋼琴上的切分音,盛行於大樂隊(Big Bang)成為爵士樂最主要的演出形式之前。
  包括地洋丸在內的遠洋輪船,自1910年代起日益頻繁的往返於各大洋之間,滿載最有爵士味的熱門曲目,時新的舞步,留聲機唱片,散拍爵士與狐步舞曲等各種形式的美國流行音樂因而被帶到世界各地。
    

   
  奧山跟著出海的這一年,恰是文化上強烈傾向西化、各種藝術與思想上追求和洋融合的大正時期之始,明治維新之後對於西方各類樂種趨之若鶩的音樂家當然不會在這個風潮中置身事外。
  航海的現代技術帶來遠渡重洋的自由,波多野樂團靠著精湛的洋樂演奏能力,取得了跨海、跨大陸、跨文化旅行的門票,繼而換來了與外界更緊密連接的音樂見識,擁有同輩的亞洲音樂家少有的經歷。
  身在殖民國,奧山貞吉為古倫美亞唱片所寫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跨越了商業與政治。他的流行歌編曲數量遠多於同時代知名編曲者,同時還留下大量政治意涵濃厚的「愛国歌」、「国民歌謡」、「時局歌」或「軍歌」諸如〈一億みんな戦友だ〉、〈北支戦線の歌〉、〈興亜行進曲〉,其中也有與朝鮮和滿州國相關的編曲作品,如滿州皇帝來訪所寫的「世界の満州」主題歌,與滿州電影軍歌插曲〈満州征旅の歌〉等等。
  奧山貞吉也為臺灣總督府刑務局編寫〈保甲壮丁団団歌〉等有政治意涵的歌曲,但他還為臺灣留下的珍貴遺產,如〈桃花泣血記〉、〈月夜愁〉、〈想要彈像調〉、〈一個紅蛋〉等流行歌曲的編曲,還有為歌仔戲精心寫下的洋樂伴奏。

  

本文原載於臺北一九三二粉專。欲引用請務必註明作者與出處。

主要參考資料:
E. Taylor Atkins. Blue Nippon: Authenticating Jazz in. Japa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奧山貞吉其餘資料,可參朝日新聞時事新聞百科全書之奧山貞吉條目 
地洋丸在1916年3月31日從馬尼拉往香港的途中觸礁沉沒,詳見 http://jpnships.g.dgdg.j/ships_topics_log1.htm (最後瀏覽日期:2020年4月9日,可惜連結已失效)
研討會論文〈太平洋航路における日本郵船と東洋音楽学校との「船の楽士」供給体制の分析〉 (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3月20日)

想看更多奧山貞吉研究?請見本網站另一文「參差不齊的奧山貞吉臺灣作品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