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會翻個大白眼--這根本不是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吧。作見證是榮耀神,也是傳福音的最有效方法,怎麼可能有什麼不對、有什麼不好?
不然,我們去問耶穌啊。是他很奇怪欸,當他醫好了兩個瞎子、還有讓睚魯死掉的女兒復活之後,幹嘛不准他們去宣揚他幹的好事?
下面這兩段經文,耶穌竟然也是這樣要求人:
「耶穌嚴嚴的囑咐他,就打發他(大痲瘋患者)走,對他說: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
(可1:43-44a)
「耶穌不許,卻對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可5:19)
這兩處中,聖經甚至都用「切切的囑咐他們」來形容耶穌的謹慎告誡。福音書裡,還有我沒有舉出來的例子,都是耶穌不希望人知道他所行的神蹟。
事實是,要看狀況。
可能你讀過這些經文,但是你從來沒聽人指出過這一點。
追根究柢,每段經文都有各自的背景。
聖經中,耶穌知道每個人的環境、遭遇不一樣。而對外講出來之後,究竟對耶穌的工作是加分、或成為攔阻,耶穌每次都有不同的考量。
在生活中,我們發生的事件沒有一次相同。要不要作見證、要怎麼做見證,若依據聖經,可能性是很多的。
換言之,當上帝讓我們看見祂的奇妙作為,是要堅固我們自己的信心、把感恩與沉思留在我們與神的親密關係之間,或是要逢人就說,或是只與一些人分享,都不能一概而論。
請容我這樣說:太多我們以為「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反而是最需要反思的。傳福音不是制式化流程,聚會也不該是採用所謂「最有果效」的一套公式。適用A的、就可以套用到B身上嗎?讓甲教會成功「復興」的教材,就能給軟弱的乙教會一絲希望?之前喝水上帝要摩西擊打磐石,所以下一次喝水摩西就必須一樣再擊打磐石嗎?
當我們懶得思考,習慣照著簡單的指令去作,就算把自己變成填起來的鴨也無所謂。可是,上帝一點都不想把我們當作罐頭製作。
成為基督徒,代表的不但不是「照作就是了,什麼都別想別管」,反而是必須保持在與神的親密關係中,不斷突破自己的限制,練習判斷、思考、作出合神心意的決定。
作見證不是靠嘴巴而已。沒有說出口的態度和生命,恐怕才是影響世界、影響周遭人的關鍵。